执绿为笔绘新颜 甘河书写绿色发展的园区答卷

腾笼换鸟 点绿成金

蓝天常驻、碧水长流、废渣生金,今日的甘河园区,一幅绿色低碳的生态画卷正徐徐展开——

截至2024年底,甘河园区万元工业增加值能耗较2020年下降19.58%;危险废物安全处置利用率、建设用地安全使用率均保持在100%;环境空气质量优良率由2019年的79.1%提升至目前的94.3%……每次走进甘河园区,都忍不住让人感慨,生态优先在这里已经成为发展底色。

转变,源于思想的破冰。当“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在甘河大地落地生根,传统的高消耗、高排放发展模式难以为继,园区便向着生态文明高地上新型现代化工业园区进发。加快推动产业走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通过淘汰落后产能、改造传统产业、培育新兴产业,实现从“高载能资源高消耗”向“高附加产品精深加工”的根本性转变。

绿色转型,底气亦来自坚定的决心与科学的规划。甘河园区持续加强顶层设计,先后编制实施了《甘河工业园区产城融合规划(2021—2035年)》《甘河工业园区碳达峰碳中和实施方案》《甘河工业园区碳账本》等系列规划性文件,明确短期和中长期产业发展转型目标,为产业绿色低碳发展绘就了清晰的“施工图”。在此基础上,甘河园区大力营造良好发展环境,通过构建高效的管理体制、全程代办的服务体系以及多元的支撑平台,为绿色转型注入强劲活力。

与此同时,甘河园区决心推进技术改造与节能减排,深入推进有色、基础化工等行业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升级,13家重点用能领域企业的19个工艺能耗基准水平率达到100%,标杆水平率达77%,实现资源利用效率与清洁生产水平双提升。

绿色工厂 绿意盎然

作为全省有色金属冶炼和化工企业的重要集聚地,甘河园区充分发挥特色产业优势,通过使用清洁能源和先进技术,实现了从传统“煤电铝”到绿色可持续“绿电铝”的华丽转型。同时,园区企业通过“绿电铝”标签,进一步满足了铝产业低碳发展的战略要求和市场需求。

在2025年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首届绿电铝论坛上,甘河园区荣获全国首批“绿电铝核心生产基地”称号,园区内的黄河鑫业有限公司与青海百河铝业有限责任公司也被认定为全国首批“绿电铝核心生产企业”。这些绿色工厂在甘河园区不断涌现,推动园区企业绿色低碳体系建设硕果累累,擦亮了甘河工业的成色。

截至目前,已累计建成绿色工厂15家(国家级10家),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3家(国家级1家),国家级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1户,省级节水型企业18家、节水标杆企业5家、省级水效领跑者8家,工业废水循环利用典型案例7家,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节水型工业企业典型案例2家,省级装配式建筑示范基地2家,全国首批绿电铝核心生产企业2家,产业越发“绿”意盎然。

甘河园区在培育绿色产业体系上加力提速,新上项目严格执行环保、能耗、水耗标准,环保超低排放、节能在线监测均作为项目建议,全面提升节能环保智能化装备水平。同时,园区积极推进绿色消费体系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企业开展绿电溯源认证及绿证交易,目前绿色电力使用量占总用电量的比例达75%。

绿色之路 动能澎湃

循环经济工业产值比重高达91%,工业固废综合利用处置率达95%,绿色产业产值占园区工业总产值的比重达60%……

这一系列的数据,清晰地勾勒出甘河园区在节能降耗与绿色发展中不断取得成就,走出了一条工业高速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协同并进的道路。

近年来,甘河园区着力引进培育新兴产业优化结构,深入实施招商引资强化产业项目招引、落实项目建设工作要求稳定工业投资,推动中复神鹰高性能碳纤维、弗迪锂能六氟磷酸锂及氟化锂项目全面投产,天合光能年产30万吨工业硅、博鸿化工铬系新材料等产业项目建设,并正在积极对接超导铝合金材料、碳纤维部件制造等产业项目。新材料、新能源等新兴产业已成为园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引领产业向高端化、高质化和绿色化方向迈进。

在节能调控方面,园区搭建绿电态势感知平台,实时监测园区内26个行业、45家重点企业用电数据,动态分析研究绿电生产、传输、消纳过程,提高了园区节能宏观调控能力和能源管理精细化水平。

在构建现代化能源体系中,甘河园区一方面优化能源使用结构,对标国家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水平和基准水平,调整企业能源使用结构,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到39.56%。建成百河铝业等4个分布式光伏项目,年增绿电7784万千瓦时;黄河鑫业综合智慧能源项目建设2个移动式储能车系统,存储电量约700度;中石化甘河加油站光伏电—热—氢联供系统示范工程项目建成投运,制氢规模5标方/时,加氢规模10公斤/天,形成“光伏—储能—制氢—加氢”绿色闭环。另一方面,探索能源梯级利用,推动青海铜业、青海百通等8家企业加大余热余压综合回收利用,2024年通过余热发电约12500万千瓦时,节约1.54万吨标准煤;回收利用余热余压约240万百万千焦,节约8万吨标准煤;推动西宁发电分公司供热首站建设,供热面积达400万平方米,总热负荷220兆瓦。

在构建循环发展模式方面,园区引导骨干企业实施技术创新和产业链延伸,实现减量化、再利用、再循环,逐步在园区建立起产业关联、资源循环、“三废”集中处理的发展模式。同时,加强资源综合循环利用,深入推动企业废水资源化利用、中水回用管网工程等项目建成投运,有序推进静脉产业园建设、废旧锂离子电池综合回收利用、大修渣提取碳酸锂等项目,园区资源综合利用水平不断提升。

甘河园区绿色蝶变用生动的实践证明,工业与生态可以同频共振、互促共进,让发展与生态常青,实现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共赢。面向未来,甘河园区将继续以“绿”为底,积极打造绿色低碳高质量发展示范园区,持续书写生态文明高地上的高质量现代化工业园区的崭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