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驿站“建管用” 激发基层治理“新”动能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做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思想引导和凝聚服务的重要指示精神,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党委聚焦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党建工作,以爱心暖“新”驿站为抓手,从“如何建”“如何管”“如何用”为切入点,立足实际需求与服务效能,以党建引领全面激发园区基层治理工作“新动能”,切实为新就业群体打造全天候、多维度、优服务的“城市补给站”。

以共用共享做好“建”的文章。“累了进来歇歇脚,渴了进来喝口水,不用在外面风吹日晒了……”。在城东吾悦广场爱心暖“新”驿站里,几位外卖小哥和快递员们正在休息、惬意的交谈。近期,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东川工业园区党委按照“一室多用、就近就便、简洁实用”基本原则,以“六有”建设标准,设有党报党刊、服务设施、专人管理、统一标识、统一服务项目、统一管理制度,在城东吾悦广场一楼建成集“党建宣传+便民服务+基层治理”等功能为一体的爱心暖“新”驿站,配备饮水设备、微波炉、桌椅、冰箱、医药箱、工具箱等基础设备,为户外劳动者提供免费饮水、食物加热、临时休息、党报阅读等多项暖心服务。持续拓宽“1+2+3+N”辐射范围(即:“1”以党建为引领;“2”纳入园区混合所有制企业、非公有制企业;“3”涵盖园区新经济组织、新社会组织、新就业群体;“N”调动园区共青团、妇联、工会等群体组织),有效整合辖区资源,持续增添会议桌椅、多媒体电视等多功能设施,并把“三会一课”“发展党员”“党员教育培训”“党费收缴”等制度上墙,全力将驿站升级为“家门口”的党建共享阵地,让爱心暖“新”驿站成为园区社会基层治理的“前哨站”。

以四级联动做好“管”的文章。园区党委不断探索丰富“融合式党建”工作路径,锚定“党建引领”根本方向,推行实施“124”管理模式,即围绕“户外劳动者所需”一个中心,抓好基层党建工作和服务功能两项提升,形成园区党委牵头、党政综合办公室主抓、直属国有公司参与、城东吾悦广场配合的四级管理负责制,明确驿站服务职能,强化日常维护保养,建立常态化巡查机制。针对爱心暖“新”驿站卫生管理严不严、设施配备齐不齐、宣传效能发挥好不好、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知晓率高不高等方面,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统一收集问题及时整改形成闭环。同时主动吸纳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化身“流动网格员”,充分发挥其走街串巷、熟悉地区情况“活地图”优势,引导快递小哥、外卖小哥等通过党建引领“有诉必应马上办”“党员入格一网兜底”等载体,收集园区企情民意广泛参与园区社会基层治理,实现从“治理对象”转变为“治理主体”,让“新“力量真正成为园区基层治理的“感知末梢”。

以多方参与做好“用”的文章。园区党委坚持以服务需求为导向,采用四维空间+四种作用“4+4”工作模式,构建“便民空间”让需有所应,发挥“为民服务”的宗旨作用;构建“温馨空间”让心有所归,充分发挥“传递温暖”的港湾作用;构建“阅享空间”让学有所得,发挥“加油充电”的蓄能作用;构建“共治空间”让治有抓手,激发“发光发热”的专属作用。积极引导园区机关、直属国有公司、非公企业、村(社区)等党组织结合工作实际,充分利用爱心暖“新”驿站载体,多频次开展“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志愿服务等活动;鼓励产业链党建联盟成员单位经常性开展联席会议、业务大讲堂、业务洽谈等活动;协助新业态新就业群体开展新人入职培训、消防应急演练、健康知识讲座等活动;通过定期调研需求清单,引入心理疏导、职业培训等特色服务,让驿站从“物理空间”升级为“情感纽带”,真正成为新业态新就业群体的“城市归属地”,全力搭建起服务与治理的双向平台,提供更多更实的暖“新”服务,进一步激发出新就业群体参与基层治理的新动能,实现共治共享的良好局面,为奋力建设生态文明高地上高质量现代化工业园区跑出“加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