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19日,中国移动(西宁)绿电智算融合示范基地在青海省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川工业园区开工建设。项目的落地,标志着青海在落实国家“双碳”战略和“东数西算”工程上迈出关键步伐,为区域数字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能。
作为青海省2024年重点建设项目,该基地由中国移动通信集团青海公司与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携手打造,总投资超7亿元,占地面积51亩。项目以“绿色能源+智能算力”双擎驱动,通过液冷技术、智能母线、间接蒸发冷却等创新方案,构建西部首个全栈绿色算力基础设施,建成后将形成2000PFLOPS的智能算力规模,并具备扩展至十万卡级算力集群的潜能。
“这是青海践行‘算电融合’发展战略的里程碑。”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管委会负责人表示,项目通过“绿色电力直供+智算中心”的创新模式,将青海富集的清洁能源优势转化为数字经济发展动能,为工业数字化转型、零碳产业园建设提供核心支撑。特别在智慧盐湖、生态监测、清洁能源管理等特色领域,基地将助力打造差异化竞争力。
“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应用及孵化基地”“高原地区算电融合产学研用孵化基地”“梧桐大数据应用孵化基地”“AI创新赋能及deepseek模型应用孵化基地”落地算力中心。
嘉宾为项目奠基
技术突破方面,该基地开创性构建“三链融合”体系:通过绿电智算产业链整合清洁能源与数字技术,依托创新链实现算力算法协同突破,借助信创链构建国产化算力生态。目前已吸引青海民族大学、中移信息等多家机构共建四大孵化基地,涵盖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高原算电融合研究、大数据应用及AI模型开发等领域。
“我们正以‘保姆式’服务护航项目建设。”南川工业园区管委会项目专班负责人介绍,通过建立全周期服务机制,已协调解决电力配套、土地平整等关键问题,确保项目年内完成一期工程。建成后的智算中心将具备智能母线供电、液冷散热等六大创新系统,PUE值控制在1.2以下,树立高海拔地区绿色数据中心能效新标杆。
中国移动青海公司负责人透露,基地将重点打造三大能力中枢:构建覆盖政府治理、城市安防、生态环保的智能应用场景矩阵;搭建国产大模型训练推理平台;建设辐射西北的公共算力服务平台。预计每年可带动超百家上下游企业协同发展,形成数十亿级数字产业集群。
在“东数西算”国家战略背景下,该项目的实施为西部地区发展新质生产力提供了创新样本。通过绿电消纳与算力供给的精准匹配,基地将探索形成可复制的“青海经验”,为全国绿色算力产业发展贡献高原智慧。随着二期工程的规划推进,这里有望成为西北地区规模最大的智算枢纽,为数字中国建设注入源源不断的青海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