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开发区19条措施 助推首季工业经济“开门红”

2月5日,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出台《2025年工业经济一季度“开门红”工作措施》,聚焦“稳住晶硅、做强锂电、深化有色、培育新质”的产业发展思路,带动全年工业经济发展跑好“第一棒”。

《措施》主要从强化运行调度,确保工业经济稳增长;坚持创新驱动,增强发展动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增强发展后劲;加强企业培育,壮大市场主体;完善政策服务,激发企业活力;加强组织领导,确保措施落地见效等6个方面,细化19条具体措施,并在具体方面对符合条件的企业设置相匹配的奖励政策,提振企业发展信心。《措施》提出,西宁开发区进一步建立健全工业经济运行监测预警机制,密切关注晶硅、锂电、有色及特色化工等重点行业,深入分析重点企业运行态势,建立重点企业“一对一”联系机制。持续巩固有色金属行业稳产增产,帮助企业抓住市场机遇,开拓市场占有率;支持锂电企业加大技术改造力度,扩大产能规模,提升生产效率;鼓励晶硅企业积极争取总部生产订单,释放更多产能。以多晶硅、单晶硅、正极材料、隔膜、电解铜箔、坩埚、铝液等上下游产品为重点,加强原材料保供对接服务。积极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帮助企业解决融资难题,力争一季度新增企业和项目贷款10亿元以上。持续支持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开展产学研合作,促进科技成果转化。重点发展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装备制造、生物医药、新能源、新材料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开展“智能制造”试点示范,推广先进适用技术,提升传统产业智能化水平。

西宁开发区管委会相关负责人表示,将不折不扣落实国家、省、市出台的各项惠企政策,对一季度稳产增产扩能的工业企业采取正向激励,增强企业发展信心。开展产业精准招商,积极探索“招商+公司”等新模式,持续开展“一进三送一招”活动,健全完善包保企业服务机制,常态化开展企业走访调研和入企服务,突出推动重大工业项目投产达效,为工业增长形成增量支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