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亚洲硅业入围全国民营企业研发投入500家榜单,到蓝湖善成实现国内首创研发后量产饲料添加剂,再到黄河新能源电子级多晶硅产品获国家认可,东川园区企业迎来了一封又一封“捷报”。今年以来,园区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开发区关于科创工作要求,建立市场主导、企业主体、政府引导、多方协同的创新机制,落实多项措施优化园区创新生态,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助力创新主体成长。为帮助企业降低经营成本并快速发展,园区以联点帮扶工作APP为载体,先后深入企业100余家,协调解决企业施工入驻、生产经营等环节中的困难问题30余项,为19家创业园企业政策性减免房租767.44万元,建立企业分类联系人台账,点对点打通政策上传下达通道,让企业及时高效掌握最新政策和工作指导。同时,积极培育青海亚洲硅业多晶硅有限公司、青海蓝湖善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青海红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为高新技术企业,同年培育青海西引力药业有限公司、青海红鼎生物工程有限公司等13户企业为省科技型企业,园区累计高新技术企业共32户,省市科技型企业98户。企业创新主体不断增加,创新热情不断点燃。
推进创新平台建设。指导企业融入青海省十大创新平台建设,争创省级或国家级创新平台。先后组织100余家企业200余人参加创新平台认定办法及政策培训,指导24家规上企业完善研发一级辅助账,逐户落实2024年度先进制造业企业增值税加计抵减政策,为20家企业争取专项资金696万元,不断推动企业科技创新平台的快速落地,年内新认定青海省生产力促进中心有限公司为新型研发机构,申报西部矿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林彦军专家工作站获省厅批复,青海省盐湖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创新中心已积极开展前期工作;黄河水电西宁分公司多能互补绿色储能国家重点实验室完成了软硬件优化等一系列中期工作,园区创新平台日益增多,企业竞争力日益增强。
组织创新成果评定。积极践行科技赋能的工作思路,组织企业参加成果对接会,开展学术研讨会,调研上报企业技术层面以及上下游产业对接需求,促进科技成果转化。推荐国家电投集团青海光伏产业创新中心有限公司、青海黄河上游水电开发有限责任公司光伏产业技术分公司“新型晶硅太阳能电池设计和开发”项目并获省级科技发明三等奖;推荐中国水利水电第四工程局有限公司“高寒区300m级水头长距离钢管倒虹吸安全防控关键技术”并获得省级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园区企业展现出强大的科技创新力和综合技术实力,进一步提升了行业内的知名度和竞争力,营造出更利于科技企业向上发展的生态环境。
下一步,园区将持续做好金牌店小二,建立以应用为导向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提高专业素养和服务水平,构建良好的创新生态环境,发挥企业主观能动性,打造创新氛围浓厚的科技园区,扎实稳健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园区新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