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西宁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召开党工委(扩大)会议,传达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研究部署贯彻落实工作。
会议指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作出重要指示,站位高远、内涵丰富,是新时代新征程做好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工作的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开发区上下要深刻领会重要指示精神的重大意义,进一步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以“干部要干、思路要清、律己要严”和“走在前作表率”的工作要求,以干字当头、众志成城的精气神,以更加饱满的精神和昂扬的斗志,时刻扛牢抓经济工作的责任感、紧迫感,投身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事业的火热实践。
会议强调,开发区上下要增强机遇意识,全力落实重要指示精神,具体化、精准化、快速化、全面化研究落实中央和省市工作要求,以最快速度、最大力度、最实举措推进落实好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要直达快享、尽早发力,切实提高执行的力度、准度和效度。要坚持干字当头,加强干部队伍思想作风锤炼、能力本领养成,提升推动业务能力水平,严格按照“一表一单一图一机制”工作要求,把务实管用举措落到产业、落到项目、落到企业,努力形成更多实物工作量。要系统总结西宁开发区学习借鉴国家级经济开发区推进高质量发展的鲜活经验,结合省市委工作要求,制订细化贯彻落实清单,充分展现贯彻落实重要指示精神的新实践、新举措、新成果。
会议要求,开发区各级党组织要把学习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作为开发区当前和今后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切实学深悟透,找准工作落实的切入点、落脚点。紧紧围绕推进西宁开发区高质量发展,把握产业发展转型契机,拿出硬招实招、制定有力举措,切实以勇担当、有作为的实际行动当好经济发展“排头兵”。
要持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加大引导企业利用新技术、新工艺加快有色金属、基础化工、传统建材等领域产品迭代升级,持续壮大光伏制造下游、动力及储能电池产业规模,聚焦新领域新业态,深入开展产业研究,提前谋划布局与西宁禀赋相适应的未来产业,推进智算超算核心集群建设。持续完善产业基础配套设施。举全力解决企业项目在用地、用能、环境容量等方面的难题堵点要素保障配置,为产业集聚发展提供坚实基础保障。
要持续创新招商引资方式。有序完善政策兑现,积极探索资源配置、产业合作等路径,分批次逐项逐步兑现相关政策,稳步提升企业发展信心,持续壮大产业规模。建立大招商工作机制,鼓励支持各园区设立产业引导基金、创投基金,积极探索“公司+”招商引资模式,不断做强先进产业集群。着力开展“增量培育招引”,围绕绿色算力、电子信息、未来健康、氢能、高性能碳纤维、低空经济等产业新赛道,加快推进高原国产信创万卡智算集群、第三代半导体晶圆用高纯碳粉生产、新型高活性电极电解槽总装基地等项目落地实施,不断做强开发区先进产业集群,全力夯实高质量发展基础。
要不断丰富科技创新载体。培育多元化创新主体,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加强“专精特新”中小企业培育,引导和促进各类创新要素向企业集聚,全面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打造高水平创新平台,加快推进镁基金属新材料实验基地、盐湖资源综合利用工程技术中心等平台建设,发挥各创新平台效能,推进大尺寸硅单晶制备、创新药等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完善高效率成果转化,健全完善科技管理主体协同推进体系,充分发挥企业在中试环节的核心作用,推动科技成果的产业化进程。
要全力厚植绿色发展底色。推动生产方式转变,全面推进生产流程向节能化、低碳化清洁化转变。聚焦源网荷储一体化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中心城市建设,推动绿电价值实现,从战略全局高度看待开发区绿电产业,抢先布局、发挥优势,全力推进绿电产业示范园区建设。突出数字智能赋能发展,推动重点行业规上工业企业数字化诊断服务全覆盖。打造数字化智能化标杆,深入实施新一轮企业技术改造。构建智能制造支撑体系,加快建设新型信息网络基础设施,有序推进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建设。
要打造开放协作新格局。推进西宁海东都市圈一体化发展,加快构建产业错位互补、要素流动顺畅、区域协同发展创新模式,打造西宁海东产业一体化发展集群。充分利用东西部协作、对口援青等机制,积极对接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积极承接东中部地区产业梯度转移。以省市联动打造北川创新创业活力区为契机,强化与全省科技创新平台培育建设、青海大学国家大学科技园建设、创新创业计划等深度融合,推进创新创业一体化、协同发展。
要全面提升生态环保质量。紧扣生态文明高地上的中心城市定位,以生态环境分区管控制度为抓手,在政策制定、环境准入、园区管理等领域统筹推进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推动实现分区域差异化精准生态环境管理。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整改,强化企业污染防治主体责任,指导帮助企业把生态环保排查“问题清单”转变为“改革清单”“成效清单”,不断提升企业环境管理能力和园区生态环境监管水平,为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上高质量现代化工业园区守牢环境保护底线。
要扎实提升本质安全水平。压紧压实责任,持续强化安全生产宣传教育培训,严格落实园区属地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企业主体责任和“三管三必须”要求,扛牢职责使命,拧紧责任链条。聚焦重点行业领域,深化拓展“两单四表”模式,全面排查整治风险隐患,健全清单化闭环整改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