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源地毯织造车间里,工人们有条不紊地操作设备、搬运地毯、修整产品,呈现一派忙碌景象。
当下,正在赶工的是一批来自意大利的订单,半个多月后这批藏毯将远销海外、抵达意大利港口。
车间的展示墙上,一块块阿克明斯特藏(地)毯、手工编织藏毯及艺术挂毯样品有序排列挂放着,这些地毯色彩斑斓、美轮美奂,令人眼花缭乱。
藏毯,这种青藏高原上历史悠久、自产自用的普通生活用品,如今在青海织毯人手里变化出成百上千种姿态。随音乐可以闪烁的“星空毯”,在国际展会上引来众多国外客户的青睐;工艺挂毯图案栩栩如生,色泽鲜艳堪比油画;正在研发的抗菌地毯可以让室内空气更清新……理念创新、工艺技术创新让青海地毯越销越远!
我们欣喜地看到,目前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地毯已销往21个国家和地区,成为一张青海通往世界的“金名片”。
行业底气来自“西宁大白毛”
青海西宁,位于青藏高原河湟谷地,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出多项令世界称奇的特色产业。其中,西宁作为藏毯之都,生产的地毯已成为青海名副其实的特色产品,更是一张通往世界的“金名片”。
圣源地毯已有16年的建厂历史,从这里走出的地毯以其特色原材料、精美设计和巧妙工艺著称,企业60%的产品为出口,销往日本、韩国、新西兰、摩洛哥、美国、加拿大等21个国家和地区。“一针一世界,一毯寄生活”,目前企业有机织、手工枪刺、手工编制等多种工艺,在地毯行业中走出了“世界品牌、民族产业”的路子。
作为青海西宁的标杆企业,令圣源地毯最为骄傲的就是原材料——“西宁大白毛”。“西宁大白毛”又称西宁毛、藏羊毛,是青藏高原土著品种藏系绵羊所产白色羊毛。历史上藏羊毛多通过西宁作为集散地销往国内外。
“藏羊是优良粗毛羊种之一,分为牧业区放牧的草地型和农业区饲养的山谷型。草地型藏羊的毛丛由细绒毛、两型毛和细刚毛组成,多属毛辫结构,毛辫长20厘米左右。”圣源地毯技术副总经理张成胜说,“西宁大白毛”作为圣源地毯的原材料之一,一直是其产品走向高端的最大底气。
纤维长、毛色纯白、有光泽、织密性强、弹性好、拉力大,耐酸、耐碱性较强,“西宁大白毛”是世界粗毛型中品质最优良的地毯毛之一。在青海2000多年的藏毯历史里,“西宁大白毛”作为青海特有的主要原料,是青海地毯走向世界、站稳行业的最大优势。
产业向转型升级迈进
藏毯是青海藏系绵羊毛与藏文化艺术及青海地毯手工工艺结合的产物,其织法独特,纹样有着浓郁的民族特色,与波斯毯、东方毯并称为世界三大名毯。
为了让这一“世界名片”叫得更响亮,转型升级必不可少!“从手工编制到手工枪刺,从人工纺织到机器编织,经过不断地升级,企业已实现了现代化工业体系模式,在机械化程度提高,成本降低、效率提高的基础上,技术不断更新,机纺水平进一步提高,企业将特殊纤维、特殊工艺用在地毯上,产品也从最初的手工编织藏毯,延伸到机织地毯、手工枪刺地毯等多种样态,逐步实现企业高质量发展。”圣源地毯生产副总经理高文兰说。
走进圣源地毯,规模化的厂房里机器不停运转,条条细线在大型织布机的牵引下,正完成它们的特殊使命。从原材料筛选、把关到纺纱、漂染、制作,每一道工序都要求“精和美”,为了让古老技艺更好地走进现代生活,圣源地毯不断创新,融合现代地毯编织手法与手工枪刺编织技艺,让每张地毯以“工艺品”的标准出厂。
企业以“变”赢得市场
“创新是一个企业发展壮大的密码。”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薛婷说。
市场需求在变,必须创新才能占据主动,赢得市场。
在圣源地毯的车间里,记者看到,机器织出一张平面藏毯后,工人们沿着纹路快速剪花,让图案瞬时立体起来,藏毯上青海湖畔的牛羊觅食、水鸟飞翔变得栩栩如生;设计工位上,员工对着一张张游轮、酒店设计图纸,用电脑制图软件结合客户要求制图,细到每个墙角的形状与花纹,确保藏毯精准铺装。
随着“以销定产”的产业模式占主导,圣源地毯朝着“个性化定制”的方向壮大产业品牌。“近年来,随着地毯企业越来越多,市场份额正在逐渐分化,如何站稳行业领地,‘变’就十分关键。”圣源地毯董事长助理蔡宇琦说:“我们结合客户需求,一直在主动求变。探索出‘机器+手工’织毯工艺,不仅有效降低生产成本,还能保持藏毯原有品质和美感。在设计方面,我们也力求多样的变化,不仅图库图案已有上万种,而且地毯形状也从单一的四方形变成异形,满足了更多消费者的不同需求。”圣源地毯设计总监车国龙介绍。
“‘一句话,拿出真正的绣花功夫,不断推动产业提质升级。’总书记的到访,为我们企业走高质量发展路子打了一剂强心针,也为我们从更大视野去推动发展指明了方向。”蔡宇琦说,随着不断探索和创新,目前公司引进了智能纱架、自动络筒机等设备,培养出一支水平领先的藏毯图样设计团队,成为一家集研发、生产、营销、检测于一体的行业领军企业,引领青海地毯行业阔步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