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制定出台《促进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

       为助力打造世界级盐湖产业基地和清洁能源产业高地,全力建设世界级盐湖产业创新基地,推进“光伏+储能”一体化发展。近日,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青海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制定出台《促进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为建成国内产业链完整的锂电储能产业集群,促进战略性新兴产业融合集群发展提供了思路与遵循。

       《方案》明确了锂电产业发展目标任务:到2025年,锂电池产能规模突破150GWh,形成正负极材料25万吨、隔膜15亿平方米、电解铜箔10万吨产能规模,全产业链产值规模超过1200亿元,建成产业链完整的锂电储能产业集群;锂电产业投资完成300亿元以上,1.5吉瓦/3吉瓦时电化学储能基地落地建成;锂电企业劳动生产率大幅提升,生产工艺达到行业领先水平;锂电产业规上企业研发投入占主营业务收入比例达到2%以上,新增高水平创新平台10个以上,实现技术合同交易额1亿元以上;锂电产业分期完成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建设,绿电供应达到60%,清洁能源供应达到80%,南川工业园区零碳产业园基本建成,锂电企业基本形成国际互认的碳足迹核算体系。

       《方案》围绕强化锂电产业链条、加快重点项目建设、加速产业能级提升、强化科技创新支撑、构建绿色智造体系5大方面细化确定了14项重点任务,突出规划引领,创新管理运营模式,加快项目落地见效,培育主导产业,提升科创发展水平,推动绿色集约发展,为推进实施产业能级提升行动,加快建设生态文明高地上的高质量现代化工业园区提供了助力。2023年,开发区将根据《方案》要求,重点推进16万吨锂电池正极材料、20吉瓦时储能机柜、年产3000吨六氟磷酸锂、600吨氟化锂、废电解质循环利用等项目建设,力促100GWh储能电池、20GWh动力电池等产业链关键项目落地,为锂电产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动力。

       《方案》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税支持、强化要素保障、提升人才培育、强化风险管理、强化督导落实6个方面细化工作保障措施,要求开发区各责任单位各司其职做好各自工作,各园区要切实履行属地管理责任,积极研究解决产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加大与省市相关部门和各类金融机构对接协调力度,解决企业发展资金问题;强化水电气等要素保障力度,优化项目前期手续办理流程,积极推动一批产业链上下游重点项目落地;加大人才培育引进力度;强化风险管理,有效提升锂电相关设施安全运行水平;强化督导落实,完善督导机制,在招商引资、项目推进、资金争取等方面任务完成好、工作进度快的园区及个人给予表彰奖励,对工作不力、效果较差的通报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