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定不移走好绿色转型发展之路 久久为功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坚持把绿色发展理念贯穿高质量发展始终

       近年来,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对青海工作的重大要求,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部署要求,以深度融入产业“四地”建设为引领,以全面支撑建设“一个创新基地三个中心城市”为主线,坚定不移推进发展方式绿色转型,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聚力打造生态文明高地上的高质量现代化工业园区,以实际行动为建设现代化新青海贡献开发区力量。

       一、筑牢绿色发展理念

       坚持把绿色、生态、环保作为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的重要抓手,始终用心牢记“三个最大”省情定位,严格落实党工委“第一议题”制度,第一时间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环保的重要讲话指示批示精神和省市部署要求,研究制定贯彻措施,坚决扛牢生态环保政治责任。坚持把生态环保工作摆在开发区党工委突出位置,层层压实主要领导“第一责任人”职责、分管领导直接领导责任、各相关职能部门监管职责和纪检监察机关监督责任,对生态文明建设重大问题跟踪督办、全程问效,确保生态环保各项工作走深走实。坚持把生态环保工作贯穿开发区经济高质量发展全过程,加快推进园区国土空间详细规划等编制工作,启动编制开发区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方案,扎实推进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园区生态环境持续改善。坚持“绿色低碳 节能减排”理念,将节约型机关创建工作抓在平常、融入日常,开发区机关和4个园区管委会机关被评为国家第三批“节约型机关”。

       二、健全绿色制造体系

       聚焦经济发展绿色化、低碳化等关键环节,主动优化调整开发区各园区产业定位、功能布局、招商方向,分类出台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经济、未来产业、光伏制造、锂电储能、康养产业等系列方案措施,逐步搭建了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经济为支撑,以先进材料、未来能源、生命健康为方向的绿色制造产业发展新格局。注重产业赋能绿色低碳发展,立足省市绿色资源能源优势和开发区产业发展基础,制定了《建设生态文明高地高质量现代化工业园区行动方案》,建立了《开发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围绕10个方面32项重点任务,全面部署推进了园区改造提升行动,进一步加快了开发区绿色转型发展步伐。大力实施绿色园区、绿色工厂培育工程,支持企业开发绿色设计产品,构建绿色供应链,推进制造业绿色化发展。目前,开发区4个园区全部建成国家级绿色园区,拥有绿色工厂36家(国家级24家),开发绿色设计产品45项(国家级25家),建设绿色供应链管理企业2户,工业产品绿色设计示范企业1家,工业绿色制造体系建设走在全省前列。

       三、聚力提升产业能级

       紧紧围绕建设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和引领区,立足开发区光伏制造、锂电储能、合金新材料等优势产业链条,坚定不移招大引强、招新引优、招群引链,先后引进落地了高景太阳能、丽豪半导体、中复神鹰、比亚迪、宁德时代、晶科能源、天合光能、新霖飞等一批行业龙头企业、领军企业、500强企业,积蓄了强大的发展动能。

       目前,开发区光伏制造产业,已建成14.5万吨多晶硅、102GW单晶硅等综合产能规模;锂电储能,已形成16万吨正极材料、1.5亿平方米隔膜、37.5GWh锂电池等综合生产能力;新材料产业,已建成2.5万吨碳纤维、3300吨电子级多晶硅、400吨光纤预制棒、1000吨高纯氧化铝等产能规模;有色合金新材料,拥有129万吨铝合金深加工、5万吨电解铜箔、1.3万吨钛及钛合金、4000吨镁合金压铸件等产能规模。

       今年1—10月份,引进落地重点项目21项,总投资583亿元;完成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1241.1亿元,产值同比增长11.6%;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3.7%,实现规上企业利润总额达93.5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90.6亿元,增长12.3%;完成工业投资157.6亿元,增长6.8%,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增速在全省全市处于“领跑”地位,发挥了对全省全市工业经济的支柱作用。

       四、推动绿色低碳转型

       深刻把握生态文明建设迈入降碳新阶段的特点,结合部署实施工业园区改造提升行动,深入推进有色(黑色)金属、基础化工等重点企业技术改造升级,组织实施了电解槽石墨化阴极节能技术、锌二次资源综合回收、选矿尾渣再利用等节能降碳减污增效技改项目,推进工业企业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电解铝节能、铁合金烟气回收利用及余热发电等技术装备水平处于同行业领先水平。认真落实国务院《“十四五”节能减排综合工作方案》要求,对标国家工业重点领域能效标杆,严格执行能源消费总量和强度双控,强化能耗强度下降目标刚性约束,加强用能管理,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先后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能耗“双控”工作的通知》《关于节能工作会议工作安排》,建立重点企业能耗台账,积极开展重点领域能效标杆创建工作。目前,14家重点用能企业18项工艺单耗达到行业基准水平,5家企业7项工艺单耗达到标杆水平,1家企业评为省级能效“领跑者”。2021年、2022年、2023年前三季度,单位工业增加值能耗分别下降5.6%、18.8%、12.8%。

       五、大力发展循环经济

       坚持把绿色低碳作为鲜明导向,融入开发区经济循环各领域各环节,遵循“减量化、再利用、资源化”原则,积极构建绿色低碳循环发展经济体系。大力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指导东川、甘河园区先后实施了铬酸盐清洁生产、多晶硅还原尾气回收综合节能改造等53个项目,2个园区顺利通过国家循环化改造验收。加快推进南川、生物园区循环化改造,丽豪半导体高效还原炉、珠峰原料污水处理系统改扩建等9个循环化改造项目顺利实施。积极协调上下游产品对接, 推进产业间共生耦合、企业间循环发展的闭路循环合作模式,铝水就地转化率达到76%。严格执行用水强度和总量双控,推进企业水循环利用和废污水资源化利用,进一步做好用水总量和强度双控工作,大力实施工业水效提升行动。优先推进再生水厂中水回用,制定园区企业中水使用激励办法,鼓励企业提高中水使用量,向园区10家企业年供再生水约266万m3。目前,开发区创建省级节水型园区3个、节水型企业34家,水资源集约节约利用水平不断提升。

       六、加快绿电价值实现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快构建新型电力系统的重要指示精神,围绕加速将青海绿电优势加速转化为产业优势、竞争优势、经济优势,在广泛调研的基础上,联合国网省电力公司等单位,深入研究制定出台了“1+5”绿电体系建设方案,在南川工业园区试点推进源网荷储一体化及多能互补项目、建设储能基地、绿电绿证交易认证、创建零碳产业园区等重点任务,同步开展了天合、丽豪等企业“零碳工厂”建设。围绕西宁打造新型电力系统示范中心城市目标,与海南州签订了战略合作框架协议,进一步细化了共同打造清洁能源产业高地、构建新型电力系统、创新建设模式及接入方式、推进零碳城市建设6个方面的合作内容,助力青海省率先实现双碳目标,协同发力建设国家清洁能源产业高地。结合打造“绿电园区”,积极推动零碳园区建设,编制了《零碳产业园区建设体系规范》《零碳数字化园区建设方案》,加快推进分布式光伏发电应用,引导黄河鑫业、百河铝业实施分布式光伏项目,8个子阵光伏和11座屋面光伏发电设备建成投运,日均发电量7.6万千瓦时全部用于厂区生产用电消纳,年可节约9316吨标准煤。根据开发区绿电体系建设规划,力争2030年底前,开发区各园区绿电供应达到80%,清洁能源供应达到100%,全部建成“零碳”产业园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