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产业结构更加优化、绿色供给能力持续增强、绿色制造水平稳步提升、绿色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绿色产业体系建设全面启动提速!一个个绿能澎湃的成果,折射出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开发区”)以绿为底“碳”寻新路的坚实步伐。
今年以来,开发区深入践行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按照省委十四届四次全会、市委十五届七次全会部署要求,深度融入产业“四地”建设,全面支撑“一个创新基地、三个中心城市”建设,聚焦加快建设生态文明高地上的高质量现代化工业园区目标任务,着力构建绿色产业体系,全力厚植高质量发展的绿色底色,以发展的“含绿量”提升增长的“含金量”。
开发区依托省市资源禀赋优势,立足产业发展基础,统筹优化产业布局,制定《建设生态文明高地高质量现代化工业园区行动方案》《开发区生态文明建设指标体系》,以绿色产业体系建圈强链、集群发展为重点,调整各园区产业定位、功能布局、招商方向,落实推出新能源、未来产业、光伏全产业链、锂电产业、康养产业、生物经济等系列措施,制定形成《新兴产业千亿投资计划》。
不断丰富绿色产品服务供给,在大力实施招商引资、做大做强绿色产业链条的基础上,加强核心技术攻关,改进制造工艺流程,全面提升产品综合品质,绿色制造产品、高原有机农畜食品等供给能力不断增强。启动编制《开发区工业领域碳达峰工作方案》,大力推进实施有色、黑色、化工等行业碳达峰行动。联合国网省电力公司制定出台“1+5”绿电体系建设方案,结合园区改造提升行动,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审核工作,积极引导园区企业向绿色化、低碳化方向发展。
持续推进园区循环化改造,全面落实能耗“双控”,企业中水供水、道路洒水降尘及绿化灌溉使用再生水等范围进一步扩大。积极融入“无废城市”建设,扎实推进水、大气、土壤污染防治。
目前,开发区正逐步打造以新能源、新材料、生物经济为支撑,以先进材料、未来能源、生命健康为方向的绿色产业发展新格局。今年已先后引进投资400亿元的美霖光伏制造垂直一体化大基地等22个重大项目、总投资583.5亿元,建成全球海拔最高、单体最大的年产2.5万吨高性能碳纤维生产基地。园区企业生产碳纤维、硅铁、电池材料、纺织品等远销意大利、德国、日本、巴基斯坦、阿拉伯地区等国家和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