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川工业园区深入推进营商环境工作“走在前作表率”

       2023年以来,东川工业园区紧密结合持续开展的“我为群众办实事”和“见事见人见思想见作风”“走在前、作表率”等活动载体,瞄准企业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发扬金牌“店小二”服务理念,靶向发力、精准服务,争当企业群众的“宣传员”“联络员”“服务员”,积极回应企业群众诉求,处处彰显东川温度,不断优化营商环境,努力打造一流营商环境。

       优化营商环境,抓实主体责任

       园区始终坚持营商环境“一把手工程”,强化组织领导和安排部署,相继出台《2023年优化提升营商环境工作方案》《深化“放管服”改革持续优化营商环境2023年度重点任务清单》《关于贯彻落实省市及开发区“助企暖企春风行动”工作任务的实施方案》《加强重点企业用工服务保障工作的实施方案》《关于化解不动产登记历史遗留问题实施方案》等系列配套制度,通过创新举措,用心用情用力提供个性化、精细化服务,出实招、解难题、见实效,为更好服务企业和群众夯实了基础保障。

       解难题,提供精准服务

       园区紧扣大兴调查研究、作风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巡查等工作,主动靠前服务,扑下身子、认真倾听、细化梳理、实际解决企业面临的困难和诉求。上半年,累计入企186次,梳理企业存在的困难问题86项,已协调解决68项,正在协调推进18项。同时,受理“青海助企暖企春风行动”工作信息化平台问题84项,已全部协调解决,办结率为100%,满意度达100%。

       政策协同,凝聚服务共识

       园区以更实举措助企惠企,当好惠企政策的“宣传员”“指导员”“服务员”,全力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上半年,已落实区级生产要素补贴6220.88万元,招商引资优惠政策5365.5万元,兑现亚洲硅业、中利光纤、国投物产(原招商物产)等企业减税降费政策85174万元,通过召开银企对接座谈会,初步达成银企融资协议资金达10亿元,已到位资金约9亿元,有效缓解企业资金困难问题,同时积极帮助企业争取到位省、市各类专项资金1137.78万元,切实以“真金白银”惠企纾困,不断提振了企业发展信心。

       助力优化营商环境,人才是关键

       园区不断丰富“助企暖企春风行动”系列活动内容,扩大宣传覆盖面和影响力,做好企业人才服务工作。上半年,组织召开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统计业务能力提升、安全生产等培训交流会15场次,提升企业人员业务能力;根据企业用人需求,组织开展“春风行动暨就业援助月”专场招聘会9次,提供就业岗位1800余个,达成就业意向1700余人,并为企业牵线搭桥,加强与青海大学、青海民族大学等院校合作,有效帮助重点工业企业解决了人才用工需求。

       在“拼环境、优服务”上跑出“加速度”

       园区高标准抓好落实政务服务工作,认真推进政务服务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始终牢固树立“企业和群众利益无小事”理念,在岗一分钟、服务“六十秒”,不断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的综合服务平台。持续推行“工作日中午不断岗、周六上午不打烊”延时服务以及帮办代办、上门服务、邮寄文印等“多免”服务模式;设立“综合窗口”、“办不成事”反映窗口、“一件事一次办”窗口、“跨省通办”窗口、“老年人特殊群体”绿色通道窗口等,以办事企业群众的视角不断优化完善服务流程,提高办事的效率和服务质量;全面梳理并建立政务服务事项目录清单和办事指南,同时创新服务举措,推出事项“码上查”“掌上办”,开展政务大厅服务满意度评价工作等。上半年,政务大厅各部门窗口共受理各类事项6.3万余件,办结各类事项6.3万余件,办结率为100%;向园区400余家入驻新注册企业,政府购买服务免费提供印章412套,累计为新注册企业松绑减负达11万余元;不断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新登记市场主体745户(企业496户,个体工商户249户),市场主体总量累计已达9300余户;为办事企业群众免费邮寄身份证、不动产证、营业执照等证件资料30余件,免费文印1万余件,为500余人次提供了帮办导办服务;“西宁评议”企业群众满意数达800余条,评议率100%,有力提升了园区企业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优化营商环境,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下一步,东川工业园区将围绕社会经济发展大局,坚持以解决问题为导向,以企业群众满意为目标,帮扶企业释放发展潜能、加快提升核心竞争力,以全方位服务、全要素保障赋能高质量发展,为加快建设生态文明高地上的高质量现代化工业园区上走在前、作表率,彰显“东川速度”,贡献“东川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