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记者从市营商环境监督局获悉,为进一步提升政务服务便利化水平,我市围绕跨区办事频率高、需求大、企业和群众获得感强的高频政务服务事项,打破地域和层级限制,加快线上线下融合,推出政务服务“全城通办”模式,实现高频政务服务事项在全市各级行政服务中心就近办理,避免办事群众和企业“跨区跑”“多跑路”。
据悉,“全城通办”将事项清单化,明确了受理范围。聚焦企业和群众办事需求,从社会保障、车辆管理、出入境、医保、住房公积金、税务、残疾人保障等领域入手,筛选出与企业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高频事项,“全城通办”事项清单明确了受理范围、办理地点、咨询电话等信息,让办事群众“一键点击”即可了解所办业务的主要信息。按照清单内容指引,办事企业和群众无须担心跑错大厅,无须特地前往固定的政务服务中心办理,实现了从“进对大厅”到“任选大厅”的转变,不仅缩短了跑动距离,也减少了跑动次数,实现了办事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就近办”目标。
对照“全城通办”高频事项清单,逐项规范事项的通办地点、办理时限、通办方式、材料清单、样表模板等要素,明确事项的办理标准和审查要点,对同一事项在事项名称、设定依据、受理条件、办理情形、办理材料、办理流程、办结时限、办事表单等方面进行“全市统一”。“全城通办”事项可在全市8个市、县(区)级政务服务中心、9个交警大队、10个公安治安大队、285个银行以及办税服务厅、社保中心、公积金中心、残联等网点办理,实现在全市范围内“无差别受理、同标准办理”。
“全城通办”以“互联网+政务服务”为抓手,依托省、市政务服务一体化和行业部门专业平台,推动实现线上线下一个办事指南、一套业务流程、一个办事标准,实现数据同源、服务同源、功能互补、无缝衔接,为办事群众提供多种办理方式。
同时,我市聚焦“全城通办”全过程,充分利用政务服务“好差评”“西宁评议”公众服务平台、营商环境监督平台等方式,形成责任细化、督办催办、限时办结、回访问效的“全链条”整改闭环机制,及时解决影响“全城通办”的问题。截至目前,全市共办理“全城通办”事项2000余件,满足了企业和群众的就近办事需求,提升了企业和群众的获得感和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