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树“绿”风千万枝,工业发展“高”处行。
西宁是生态文明高地上的中心城市,必须扛牢关键底板和重要窗口的首位责任;西宁是产业“四地”上的中心城市,必须扛牢高质量发展挑大梁的首位责任……
近日召开的中共西宁市委十五届七次全会,为西宁标定航向。
如何把蓝图变为现实,把愿景变成实景,把发展“定位”干成发展“地位”?
在生态文明高地上的高质量现代化园区建设中拼出新气象、干出好成绩,以工业生产之“稳”助力经济修复加速,以产业升级之“进”积蓄高质量发展势能。这就是南川工业园区的努力方向。
“南川工业园区正不断提升工业经济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高水平保护,增加工业‘含绿量’,赢得发展‘含金量’。”园区相关负责人说。
从生态走向产业,从实施循环、节约到减碳,从追“新”到逐“绿”……如今的南川工业园区,在“碳”寻新路的赛道上提速竞跑。
工业园区亦能如诗如画
沿着西宁最美道路时代大道南行,13米宽的隔离绿化带及3米宽的侧分带内,错落有致种植着各类花木,道路两旁茂盛的行道树傲然挺立,低头是干净整洁的道路,抬头可见的是蓝天、白云。
漫步“工业园区之肺”的水际公园,目光所及之处皆是美景,湖中嬉戏的黑天鹅、悠闲散步的市民、认真练习太极拳的健身爱好者。
登高俯瞰,一幅“园中有林、园中有花、园中有湖”的画面尽收眼底。树木茂密葱郁,湖边绿植长势喜人,各色花卉竞相开放为园区增添色彩。
步入园区中的企业,同样是一片绿意盎然。
“车间里热气腾腾,一出车间就是大片绿化区。”工人们无一不称赞企业环境。走进青海圣源地毯集团有限公司,就能看到一大片的绿化区,而企业通过对生产车间、周边绿化、生活区等大环境进行提升,成为名副其实的绿色工厂。
目之所见、手之所及,皆蕴藏着点“绿”成金、变“废”为宝的机遇;水、大气、土壤污染治理,固废处置,工业循环经济,资源再生利用,垃圾资源化利用……
作为西宁城市发展的南拓空间、西宁生态山水城市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近年来,南川工业园区坚持“生态优先、绿色发展”理念,践行“经济生态化,生态经济化”发展思路,在推进绿色产业发展的同时,积极开展绿色生态基础环境建设与保护,营造出绿色发展的良好氛围。
据了解,南川工业园区空气质量状况排名连年靠前,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园区空气优良天数达160天,优良率90%。大气污染防治综合指数改善幅度逐年加大,在环保绿色园区建设中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良好成效,打造出一张绿色环保的亮眼名片。
高原上串起绿色循环产业链
“清洁能源在青海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很高,用当地的清洁电力来生产新能源产业所需的新材料、装备制造业和相关配套产业,不仅具有市场优势和成本优势,而且还形成了一个绿色循环产业链。”西宁阿特斯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制造总监刘文涛说。
以光伏为主的新能源产业高速发展,带动光伏产业链上下游加快衔接,从硅材料、光伏组件、支架、风电、装备制造到电力基础设施智能化运维,南川工业园区清洁能源产业链条不断延伸,成为光伏全产业链发展的“小高地”,实现了从光伏发电到“光伏制造”。
西宁阿特斯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单晶拉棒一期生产车间机械轰鸣,将硅料投入单晶硅炉,经过一系列工序后,作为太阳能电池主要原材料的单晶硅片便被生产出来。
在青海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生产铝壳电芯所需要的主要原材料来自同在南川工业园区的青海泰丰先行锂能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磷酸铁锂、青海鑫东达精密科技有限公司的铝壳。
越来越多的企业发挥自身优势,吸引产业链上下游企业竞相落户南川,共同补足产业短板,齐心打造出一张张属于西宁、属于南川的“绿色名片”。
8月1日,天合光能青海基地年产5GWN型i-TOPCon高效太阳能电池下线暨拉晶、切片、电池、组件全面贯通,标志着青海省实现光伏全产业链“零”的突破。
8月5日,青海晶科能源有限公司二期20GW拉棒切方项目的点火投产,标志着该公司成为目前行业内规模最大的“N型”拉棒切方生产基地。
相隔短短三天,取得两次标志性突破。做强“千亿光伏产业集群”,加快推进“四地”建设,作为中心城市的强引擎,南川工业园区在追“光”逐“新”之路上高歌猛进。
向“绿”而行“碳”寻新路
作为西宁经济技术开发区中最“年轻”的工业园区,南川工业园区建园之初即明确了“高新技术、特色产业、循环经济、科技研发、自主创新、节能减排、生态文明”的新型工业化发展目标。
目前,已形成藏毯绒纺、锂电、光伏高新技术等特色经济和优势产业,拥有国家级、省级绿色工厂6家,自身也被工信部正式批准为第四批国家级绿色园区。
走进青海高景太阳能科技有限公司,设施部主管彭芮翻看着西宁供电公司园区供电服务中心大客户经理李宝强送来的绿电溯源大数据分析报告。报告中,该公司每天的清洁能源使用量、折算“碳减排”数据、清洁能源来源等信息一目了然……
在绿电赋能下,南川工业园区发挥出“碳减排”先锋作用。
据悉,南川工业园区应用绿电溯源感知平台,以更高的数据精度分析南川工业园区绿电消纳情况,保障南川工业园区全年绿电供应。
“绿电溯源感知平台入驻以来,给南川工业园区带来的变化是显而易见的。”西宁南川绿电配售电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祁财兴介绍,绿电溯源感知平台成为园区用能企业探索开展绿电认证与绿证虚拟交易的有力支撑,为南川工业园区持续培育绿色产业、全面降低企业生产过程中能源消耗碳排放、吸引更多新能源企业入驻、探索零碳园区用能数据化运营管理奠定了坚实基础。
“目前正在规划实施的源网荷储一体化大基地,将以飞地模式,通过专线接到园区,以绿电直供电增加园区绿电消纳比,为打造绿电园区、零碳园区提供绿电支撑。”祁财兴说。
工厂园区奔向“零碳”时代
跟随时代步伐,南川工业园区也将创建零碳园区提上日程,在绿色低碳发展新赛道上破题起势、勇当先锋。邀请专家把脉园区零碳园区建设,编制《南川工业园区零碳产业园建设方案(初稿)》,目前正在进一步修改完善中。
而企业与园区发展理念不谋而合。
“分布式绿色能源+节能节水+数字化碳管理工具及体系搭建+产品碳足迹核算+员工绿色积分账户”的全方位碳管理绿色解决方案,再辅以智能制造等方式,这笔“零碳账”青海丽豪半导体材料有限公司算得清清楚楚。
“我们使用绿电、绿汽、绿氢,节水技术,每年减碳非常可观,利用厂区屋顶、停车场建立分布式光伏发电每年减少碳排放2851吨,绿色蒸汽减排11000吨,绿氢减排近110000吨,同时年度节水量预计超过100万吨。”公司副总经理贺秀才坦言。
从员工到企业,从生产到生活,方案、标准、平台、认证……青海丽豪从建厂之初就着眼长远发展,每往前一步,都在为绿色工厂、零碳工厂建设做准备。
双碳大幕已经拉开,零碳园区、零碳工厂是趋势,更是优势。从市场竞争力角度,零碳工厂生产的低碳产品,更被下游企业和终端消费者青睐,更具竞争力。
已实现光伏全产业链的天合光能青海基地,正将“零碳工厂”的方案一一变为实景。
通过引进高效率、低能耗、低碳的生产设备,降低单位产能碳排放,并结合设备运行情况不断完善节能改造方案,同时将在基地工厂内投入光伏发电项目,自发自用……通过这些措施相继实施,可累计降低碳排放20%左右。
“最为关键的是通过源网荷储,在企业建立微电网,以绿电减少大部分的碳排放。要实现真正的零碳排放,就需要通过电源侧、电网侧的绿电。”天合光能青海基地设施及EHS总监贺洁告诉记者,“我们的目标是在‘十四五’期间将天合光能青海基地全部工厂都建成零碳工厂。”
从工厂到企业、再到园区,从理想到现实,向“零碳”进发的绿色动力,澎湃着整个园区,也正从愿景一步步变为现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