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工厂里的春日能量

       火力全开,对技术和产能信心满满

       牛劲牛力迎新春,不用扬鞭自奋蹄。2月18日,走进青海黄河水电公司新能源分公司智能车间,随处可见员工们忙碌的身影,自动化设备发出欢快的轰鸣声,处处显露出一派繁忙景象。

      “从去年开复工后,我们一直没有停产,春节假期依旧24小时加油鼓劲,希望新的一年,技术和产能都能实现新突破。”头戴安全帽,一丝不苟地在中控室查看生产运行情况的郑永良说。

       作为生产技术部主任,郑永良和同事们能有这样的信心,来源于公司一次次的技术突破。去年12月10日9时58分,一个振奋人心的消息传来,黄河公司新增800吨电子级多晶硅生产线首批产品出炉,标志着“黄河水电多晶硅”电子级产品产能扩增至2500吨,对打破国外垄断和国家集成电路基础原材料主要依赖进口的局面、保障国家集成电路产业原材料战略安全具有里程碑意义。

      “我们主要从事多晶硅生产、经营、销售及技术研发管理。作为国内第一家成套系统引进的电子级多晶硅工艺技术生产线,经过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和不断改进,目前冷氢化四氯化硅转化率已达到国内最高水平。”郑永良说。

       长期以来,电子级多晶硅的生产技术一直由国外垄断,成为我国发展集成电路产业的瓶颈。黄河公司历经14年时间从引进技术消化吸收到工厂设计、设备选型、投产运行、不断创新等艰难历程,终于实现了电子级多晶硅国产化,成为国内唯一一家量产电子级多晶硅的企业和全国重要的集成电路材料生产基地,国内市场占有率超过15%,真正实现了电子级多晶硅的“中国制造”。

       打破垄断,智慧车间单人操控

       一个人就能操控整条清洗线?

       是的,在“精整分场”智慧车间,操作员李金莲只需要在智能控制器前操作一番,即可完成酸洗全部环节,高效快捷。

      “自动控制是我们的一大亮点,我们在各装置均自主编制了顺序控制的程序,例如我们的还原炉一键运行程序,这些程序的投用减少了人员干扰的因素,也减少安全隐患。”技改项目组副主任邢雪晶说。

       电子级多晶硅广泛应用于信息产业、集成电路产业、新能源产业,对于纯度要求极高。“技改项目是黄河公司自主开发的工艺技术,并建成的升级生产线,糅合了多项如除硼吸附、渣浆回收等新型工艺和技术。项目一次性试车成功,并顺利产出了产品,这标志着黄河公司的技术团队已经掌握了电子级多晶硅的生产工艺和质量管控的技术能力。下一步将会对出炉的产品展开纯度检测,根据杂质含量持续优化设备和工艺参数,提升电子级产品的产出率。”技改项目组副主任危胜说。

      “过去的一年,我们的电子级产品质量和电子级占比持续提升,8英寸及以上大尺寸硅片用多晶硅产品占年产量的76.8%,同比增长16.2%,产品质量指标达到集成电路12英寸硅片测试应用要求,创历史最优,标志着产品进入集成电路硅片生产最先进技术制造领域。”郑永良口中一组组数字的背后,还有持续增多的电子级产品客户,公司被10余家集成电路硅片制造企业列为合格供应商,供货能力持续提升,2020年销售量实现了翻倍增长,“黄河水电多晶硅”品牌影响大幅跃升。

       功崇惟志,创新技术干劲十足

       每天清晨,新能源分公司的数百名员工早早就完成准备工作,生产线“蓄势待发”。在这里,随着牛年生产“快进键”的按下,从物料准备到出成品的十几道工序……各个岗位精准高效有序运转。

       忙碌中,“优质高效”成为大家的行为准则。“我们严格控制施工过程洁净质量,累计检验设备500多台套,管道5万多米,阀门仪表1万多台,同时新建了一座10万级的洁净厂房,为电子级产品产出奠定了洁净质量基础。”危胜说。

      “酸洗、包装是电子级多晶硅对外销售前的最后一步工序,我们酸洗班的员工在完成包装后都会主动对产品二次复检。”精整分场质量技术主管安生虎对员工质量意识的提升深有感触。

       去年,在克服疫情造成的人员延迟返工,设备、原材料到货滞后等影响下,黄河水电新能源分公司自主设计了《2500吨/年电子级多晶硅生产装置工艺系统优化改进(技改)项目》和《硅外延用三氯氢硅充装站建设项目》,并在年内实现了顺利投运和一次试车成功,运行情况及重要指标完成了设计目标。“这标志着我们圆满完成了国家工业强基项目存储器‘一条龙’两个示范项目的建设目标。”对于新一年的工作,郑永良信心满满。他说,2021年公司将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加速释放产能,不断增强市场供给能力和成本控制能力,电子级多晶硅产品将实现产销翻番。